演唱會拍攝技巧 - 容祖兒演唱會2010
拍攝演唱會對新手來說會比較困難,因為於演唱會進行其間能控制的地方不多,而且不能隨便走動,所以拍攝者必須對相機的各種設定和基本技巧十分熟悉才能應付,在接下來的文章,筆者會分享一下拍攝演唱會前的準備、拍攝時會遇到的因難和解決方法,希望各位新手也能拍出漂亮的相片! 拍攝演唱會前的準備 入場劵等級...
View Article新手必學!3個拍出「淺景深」的技巧
Photo by ...-Wink-... 我們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前清後矇的相片,特別常見於人像相片,這些相片會被稱為擁有「淺景深」的效果,那麼對於新手來說,要拍出這種吸引人的相片有甚麼辦法呢?手頭上的器材又是否足夠呢?讓筆者於這篇文章一一為大家解答吧! 問題:我只有一支18-55mm的套裝鏡頭,能拍出漂亮的淺景深效果嗎?...
View Article油畫般的風景相片 By Marcin Sobas
Photo by {link:http://500px.com/MarcinSobas}Marcin Sobas{/link} 風景相片一直是攝影人喜愛拍攝的題材,而廣角鏡頭更是拍攝風景的利器。攝影師Marcin Sobas卻放棄使用廣角鏡頭而選擇使用長焦鏡頭,不把全部的景色也包含到相片內,反而利用光、影和一個「主體」去拍攝,加上托斯卡納,意大利和捷克的迷人風景,便成功帶來了這些油畫般的美麗相片了!...
View Article必備鏡頭應用系列 - 長焦鏡拍攝技巧
長焦鏡可以拍出漂亮的散景! 上一回的必備鏡頭應用系列介紹了「廣角鏡」的應用 (錯過了的同學可以按此閱讀),這次便討論一下「長焦鏡」的使用範圍和技巧吧! ↓↓喜歡的請讚↓↓ 甚麼是長焦鏡頭?...
View Article精彩相片拍攝教學 (94)
(Photo by Martin Rak) 若果你喜歡爬山,那麼你一定會錯過於山頁觀賞日出日落的美麗景色了!在山上拍攝日出日落,可以參考一下以下的兩項攝影技巧: ↓↓喜歡的請讚↓↓ (一) 壓縮景物 除了用廣角鏡拍攝外,我們也可以試試用長焦鏡頭來拍攝,這樣遠和近的山之間的距離便會感覺變小,整個美景便像「壓縮」在一幅畫紙上似的,另有一番美感。 (二) 把天空拍成暖色...
View Article精彩相片拍攝教學 (97) - 壓迫
(Photo by Allard Schager) 第一眼看到這張相片便產生一種壓迫感,有時用這種構圖可以拍出多種不同感覺的相片,讓我們重溫一下當中的技巧吧! ↓↓喜歡的請讚↓↓ (一) 長焦壓縮圖像 利用長焦距拍攝有一種特性,就是會消除距離感和空間感,即是屋與屋之間再沒有距離,一切也像是壓在同一個平面似的,各位可以試試!有關長焦距的應用教學請參考 必備鏡頭應用系列 - 長焦鏡拍攝技巧 一文。...
View Article精彩相片拍攝教學 (114)
(Photo by Tom Clancy) 這是一張簡單但有張力的相片,我們會利用甚麼技巧去拍攝呢?一起硏究一下怎樣利用「長焦」、「剪影」和「白平衡」來加強效果吧! ↓↓喜歡的請讚↓↓ (一) 利用長焦鏡頭壓縮背景 看到背景的草原像是「並排」一起嗎?這其實是由於長焦距能「壓縮」遠處景物的效果,長焦也能夠把遠處的景物拉得更近,於整體相片中有放大的效果。 (二) 利用背光來拍攝剪影...
View Article精彩相片拍攝教學 (138) - 夜
(Photo by eɴιgмα cαsαɴovα) ↓↓喜歡的請讚↓↓ 一幅精彩的相片,不用太多花巧的技術、或是包含豐富的大景、元素等,其實只要細心留意四周的環境,你也可以拍出「有故事」的相片,看看這張相片的成功之道吧! (一) 運用「攝影眼」拍出故事 你有試過在晚上帶著相機,細心留意事物,找出一個合適的角度、前景、主題和背景,於適當的時間(通常要有耐性)按下快門,拍出一幅能說故事的相片嗎?...
View Article精彩相片拍攝教學 (159) - 櫻花的尾巴
(Photo by Sue Hsu via 500px) ↓↓分享給朋友↓↓ 相機 Canon EOS-1D X 焦距 420mm 快門 1/160秒 光圈 f/4.5 ISO 800 又到櫻花季節,大家紛紛尋找本地僅有的櫻花樹或到海外專程觀賞和拍攝。小鳥和櫻花這個組合,形成了這個如詩如畫般的夢幻畫面。想為櫻花留倩影,看看要如何拍。 (一)查閱花期和天氣預報...
View Article拍出漂亮散景的小技巧
Photo by {link:http://500px.com/photo/26550673}Yana Peneva{/link} ↓↓分享給朋友↓↓ 散景(Bokeh)」即是照片中焦距以外模糊的部份, 算是一種矇矓之美;簡單而言,矇矓之美就是利用矇矓襯托拍攝主題的一種元素,這元素是易學難精的。今次我們就一起去探討下「如何用散景拍出美麗的相片」吧! 怎樣拍出漂亮散景 (一) 焦段影響很大...
View Article精彩相片拍攝教學 (164) - 日落女兒
(Photo by Jake Olson Studios) 相機 Canon EOS 5D Mark III 焦距 85mm 快門 1/800秒 光圈 f/1.2 ISO 200 ↓↓分享給朋友↓↓ 對於有子女的攝影朋友,怎樣替他們留下最漂亮的一面是常常會遇到的問題,手頭有一部DSLR,那麼可以怎樣拍攝出具特色和絕美的相片呢?可以參考這一張相片! (一) 超大光圈拍出淺景深...
View Article精彩相片拍攝教學 (168) - 可愛小鴨
(Photo by Stefano Ronchi) 相片參數 相機 Canon EOS-1D Mark III 焦距 420mm 快門 1/350 s 光圈 f/5.6 ISO 400 拍攝野外的小動物看似容易,但在實際拍攝時也有數點技巧值得各位同學留意的,現在讓我們看看以下的小tips,重溫這些基本但重要的拍攝知識吧! ↓↓分享給朋友↓↓ (一) 使用長焦距時要留意安全快門...
View Article高ISO不是罪!4個善用高感光度的方法
很多同學一定會知道,高ISO會帶來高訊噪(noise),若果相機本身的除訊噪效果不佳,或是感光元件偏小(像DC、APS-C類型)的相機,使用高ISO時訊噪會更明顯,那麼是否「使用高ISO」便像有罪一樣,無時無刻也要避免呢?當然不是!現在便一起看看4個可以善用高感光度的情況吧! ↓↓分享給朋友↓↓ (一) 當要凝固超快動作時...
View Article精彩相片拍攝教學 (181) - 秋葉大道
(Photo by Maltan Anton) 相機 NIKON D810 焦距 200mm 快門 1/160 s 光圈 f/2.8 ISO 200 ↓↓分享給朋友↓↓ 秋天又到了,若果各位有機會看到道路旁長滿紅葉,不妨學習這張相片使用的技巧去拍攝,效果也不錯的啊!一起來看看其拍攝手法! (一) 長焦距壓縮遠處景物...
View Article【器材分享】Tarmon 150-600mm f/5-6.3 遲來的匆匆馬場之旅試鏡文
Tarmon 150-600 - 遲來的匆匆馬場之旅試鏡文 (260mm / 1/1250s / f/5.6 / ISO 1000) 在文章開始前,先要感謝一位師兄,替我入手這一枝好鏡 (Tamron SP 150-600mm F/5-6.3 Di VC USD)。 ↓↓分享給朋友↓↓Tweet (600mm / 1/320s / f7.1 / ISO100)...
View Article【攝影眼訓練手冊】遠攝鏡下的中環
筆者一直都熱衷於拍攝風景,所有經常會帶著一支10-18mm在身邊,也是我最常用的鏡頭。某天,突然想到中環一帶影相,但想到之前也到過中環附近拍過不少,於是便在思量除了用廣角鏡把風景全都記錄下來,還有甚麼特別的角度去拍攝這座都市?就在此時,腦海中閃過了之前看過的一些攝影作品,相片中攝影師用了遠攝鏡把石屎森林中的大廈,全部壓縮進相片裏,造出擠迫的密鋪效果。我決定仿效這位攝影師,用類似的手法把城市的一角記錄...
View Article【生態攝影.景點】猴攝
↓↓分享給朋友↓↓Tweet 香港的城門水塘這地方已去了很多遍,但一直都只為拍日落,星軌或銀河等照片,卻從未試過拿起一枝長焦鏡頭,一心跑去拍馬騮。這天因時間不多,天色不好,但又想出外拍一下,結果便拿起了一枝150-600mm的鏡頭,匆匆去拍了一會。 香港要拍攝馬騮,地點應該都不太多,其中城門水塘也算是一個不錯的選擇。 這次手持一枝長焦,邊走邊拍,實在也有點吃力...
View Article【攝影知識】甚麼是長焦鏡的「壓縮效果」?
還記得筆者初學攝影的時候常常聽到利用長焦鏡來「壓縮」景物,實在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和效果,我想現在應該有很多同學也有類似的疑問吧?這次便一同來學習甚麼是長焦鏡的「壓縮效果」吧! ↓↓分享給朋友↓↓Tweet 先明白甚麼是「空間感」 在日常生活中,你一定會發覺有一個物理現象常常出現,便是「遠的景物小,近的景物大」了!如下圖:...
View Article【新手攝影】9 個拍攝雀鳥的入門技巧
在熟習拍攝靜態相片例如風景、人像後,各位同學可能也會想挑戰拍攝一些野外生物,當中拍攝飛鳥為比較容易找到的動物之一。但這種攝影題材對器材和拍攝技巧也有一定的要求,以下為 9 個拍攝鳥類的基本技巧,學習後再多練習,一定可以拍出滿意的作品!(更多...)
View Article精彩相片拍攝教學 (189) - 抽象的撒哈拉
這張相片充滿著抽象般的美感,如果你有機會到訪著名的撒哈拉沙漠,你一定要試試這樣拍攝,為你的相片集加入更多藝術的元素!那麼怎樣可以拍出類似的感覺呢?讓我們一起看看以下的小貼士參考一下吧!(更多...)
View Article